当前位置:首页>美食>如何传承潮汕美食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5-07-10阅读(1)
潮汕美食精工细琢、讲究佐料、
清纯鲜美、色味独特,
有“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郁而不腻”等特点
包含着崇尚自然、追求时尚、注重养生、讲究保健等理念,
这些美食既满足了人们口腹的需要,
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荣耀。
潮汕美食享誉全球,响彻天下。
每一款潮汕美食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有着其今生和来世。
一、柑饼(金橘饼)
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每一款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潮汕柑种植历史悠久,清乾隆《澄海县志》则载:“潮果以柑为第一品。”制作柑饼耗时费力,要先磨去柑橘表面的油层,经过两次糖煮之后还要进行整形烘干。好的柑饼,应该呈菊花状的橙黄色,吃起来清甜而带有原果的风味。大约一担的鲜柑要用到半担以上的白糖,因此柑饼的加工曾经是当地古老蔗糖业的延伸。
二、橄榄
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每一款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潮汕人从南越人身上传承过来的橄榄文化,首先表现在对橄榄果的嗜好上。
嚼橄榄犹如喝工夫茶,个中滋味非此道中人是很难理解的。光绪《海阳县志》则说:“其种有青有黄。青者味涩,惟黄而尖有三棱者佳。”橄榄制成化皮榄、甘草橄榄、橄榄肉,样样都滋味无穷,跟工夫茶绝配。
三、牛肉丸
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每一款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必须在下午三四点,因为这个时刻店家才可以把当天清晨宰好的牛带回来,分割好,将牛腿整块的肌肉留出来,做打牛肉丸用那肉躺在案板上,发出暗红色像宝石一样的光,像金枪鱼一样漂亮,而生气还未尽,神经看起来还在颤动。
几个赤膊的少年,围坐在一个老树桩周围,手中挥舞着尺把长的铁棒,面呈方形,每根3斤重,左右开弓,噼啪打在牛肉上,牛肉并不切割,一人一块肉,顺着肌肉方向打成红色的肉浆为止。
十几个人同时开打,一时间棍棒齐飞,眼前白光茫茫,有金大侠最爱形容的刀剑气,那噼里啪啦打在肉上的声音,闻者胆寒。
打好的肉浆会被端进密室,有个大佬秘密调味制作自己的比例口感。
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每一款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当游客还在纠结弹不弹,是工业弹还是暴力美学弹的时候,汕头人已经将很弹区分为软浆、中浆和硬浆了。
根据密室调配配方肉丸含水量的不同,弹与弹之间也分出了级别。
软浆是目前最流行的,因为含水多,在脆爽之余就有点松软,滋味香浓,人见人爱。中浆咬开之后就几乎没有气孔,需要嚼啊嚼啊才有牛香源源不断散发出来,汕头本地饕客最爱。至于嚼到下巴都要脱臼的硬浆牛肉丸,个性超强的硬汉才会去挑战了。至于爆浆,爆浆只是个传说。调味以后,就可以制丸。
用手抓起肉浆,握紧拳头,从拇指和食指间挤出一丸肉来,用汤勺刮进一盆滚水中,烫熟后就是脆爽的潮汕牛肉丸,装筐出来卖了。
常见的是牛肉丸和牛筋丸。说实话,看过这个,周星驰拿牛肉丸打兵乓球真是毛毛雨。
街头牛丸汤,加粿条或者不加,用一大锅牛骨牛肉汤现煮丸子,不用白水,为的是加强牛肉香气,放上幼嫩的豆芽和芹菜末端上来。汕头风格贯彻到底,沙茶酱或辣酱自选调味。
四、有鱼下饭,千金不换
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每一款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要怎样形容潮汕人对海洋和鱼的热情呢?还是去码头看看吧。
一大清早就会有渔船归来,绿色的渔船,桅杆上绑着红色的布,一个个赤膊的壮汉跳下去,用滑轮和绳子把一大筐一大筐银光闪闪的小鱼拉上来,岸上的人早就等着,麻利地把鱼运走,鱼腥味和海水的咸味热热闹闹地弥漫了整个码头。还有一圈人围在岸边,等着船老大出卖最后的渔获。
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每一款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一大条手掌宽的带鱼、七八条血鳗、蠕动着 八只手的章鱼……挑挑拣拣地很快就卖光了。还有许多的鱿鱼,天气好摊在船头晾成半干的下酒。在一个海鲜加工厂的码头,船老大从一个筐里随手就捡出十几种鱼来,这是那哥鱼,这是乌荚,这是软匙,那是红鸡。哪些做鱼饭,哪些打鱼丸,哪些冰冻出口,清清楚楚。只有亲眼所见,才体会到用潮汕复杂的8个古音来叫唤各种鱼的俗名是多么具有神秘感和宗教色彩的事情。
码头上收获的鱼送给一旁的女人们分拣,她们眼皮也不抬就把那些外行人看起来一模一样的鱼分进了不同的筐子里,分好的鱼马上送去岸边做鱼饭。说起鱼饭,产卵肚子小的鱼,适合拿来做鱼饭,因为肥胖的鱼很容易在煮熟的时候胀破肚子,就不漂亮了。要是月初产卵的,煮煮肯定破肚子。
逛过码头,吃过一条刚煮好还冒热气的鱼饭,又吞下一碗鱼丸,继续上路。
在菜市场,看见女人们挑着扁担,只见竹筐里卖鱼,菜却不见,卖鱼饭的一个一个圆圆的小竹篮,里面的鱼就像一朵菊花。再后来去吃午饭,各样的螺啊鱼啊摆成了一个山坡,看哪条做哪条就是。吃到了,才知道传说中的西施舌、拼死也不吃的河豚肝、雪白的螺片、小黄鱼、重壳蟹等等也可以是每日的午餐。
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每一款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到了晚饭 和宵夜的时候,那些档口摆出来的亮晶晶的鱼啊虾啊蟹啊,就是主食了,豆腐鱼蚝烙、酸梅烧三线鱼、生腌小蝤蠓、豆酱焗蟹。吃的同时用一点蔬菜和白粥来点缀。
潮汕人对于食物新鲜那种近乎狂热的吹毛求疵的挑剔,和舌头全民化对于鲜甜的敏锐,都是因为吃鱼的训练吧。
忽然想,没有鱼,潮汕人还能有快乐吗?
五、有掌风的鱼丸子
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每一款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牛肉丸吃过,潮汕另一著名丸子鱼丸也毫不逊色。
原始的鱼丸制作通常选淡甲鱼(鲬)和那哥鱼为原料。
乌黑丑怪的那哥鱼学名蛇鲻,大概是丑得叫人生厌,名字都懒得起,就呼“那个鱼”了。那哥鱼刺多价贱没人吃,就拿来打鱼丸,横刀刮肉去刺,然后放在个木桶底用手搅、拍,使鱼浆成胶状物,因为在桶里,就算掌风凌厉 也是看不见,就像在练神秘的盖世神功。
加配料后握拳挤出成丸,跟牛肉丸差不多,只是一个玩兵器一个使掌法罢了。
十三种潮汕美食的前世今生,每一款都有其相应的故事!
鱼丸店的老板强调,出了潮汕,绝没有人用鲜鱼手打丸子,外地用加工好的鱼浆打丸子,吃不出汕头鱼丸的脆嫩和弹性来。
鱼丸泡在轻薄的汤里,只有芹菜调味,如果加了粿条就是鱼蛋粉。那个不太圆的丸子咬下去,除了脆,第一口竟然简朴得没什么味道,仿佛吃到鱼原始的纤维。
吃惯了工业鱼丸浓妆艳抹的香,这个清爽得像个村姑,第二口才回味出真实的鱼味来,没有香料,赤裸裸的海洋滋味,蘸点辣酱或者豆酱,有掌风。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umpkq.cn/read-56659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