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知识>汉语拼音rei的汉字(汉字拼音化的妄想)
发布时间:2024-01-23阅读(2)
今天是4月1日,但我是认真的,绝不是愚人节的玩笑汉字拼音化的这个问题应该是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事,但他们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动静,倒是听说有教授说汉字还有简化的空间,但我想无论怎么简化都无法实现拼音文字不需专门识记就见字可读听音能写的便利,为此我便控制不住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汉语拼音rei的汉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汉语拼音rei的汉字
今天是4月1日,但我是认真的,绝不是愚人节的玩笑。汉字拼音化的这个问题应该是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事,但他们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动静,倒是听说有教授说汉字还有简化的空间,但我想无论怎么简化都无法实现拼音文字不需专门识记就见字可读听音能写的便利,为此我便控制不住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鄙人认为,我们的文字应进行拼音化改革,也就是说由象形文字向拼音文字过渡,进而逐渐取代象形文字,实现汉字的拼音化。
说到拼音化,大家自然想到了汉语拼音,但汉语拼音那么多年没能取代方块汉字的根本痼疾在于同音字太多,比如"文"和"蚊",用汉语拼音打出来都是"wen",由于声调也相同,加上声调符号仍无法判断它到底是"文"还是"蚊",怎么办?要突破这个瓶颈我们不妨给拼音加上区别符,我们假设以文字所属类别的那个字的拼音声母作区别符,"文"属文化范畴,我们以"文"的声母"w"作区别符,"文"对应的拼音文字就是"wenw"。而"蚊"属虫类,我们用"虫"的声母"ch"作区别符,"蚊"对应的拼音文字就是"wench"。再如"子"与"籽",用汉语拼音打出来都是"zi",但前者是拼音"zi"中最为常用的一个字,我们默认把不加区别符的拼音赋予同音字中最常用的字,那么"子"的拼音文字就是"zi"。而后者从属于果实,我们就以"果"的拼音声母"g"作区别符,那么"籽"的拼音文字就是"zig"。区别符附在拼音之后,不发音,加上标在韵母上的声调符号(文中略去了声调符号,我不知怎么打),如此一来,汉语拼音同音字太多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以上只是举两个例子,区别符怎么定不能由我说了算,得由权威机构研究决定。当然,即便这样仍然难免有一些同音同形的异义字,但数量将大为减少,在一定的语境里,其意义就不难分辨了。英语里不是也有同音同形的异义词吗?
拼音文字的好处在于无需专门识记就见字能读听音可写,虽然加了区别符的拼音文字也需要记忆,但仅只需要记区别符,且易于联想而自然记住,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甚至不需要记忆,比如前面提到的"wench(蚊)"字,知道它的构字规则不就自然知道怎么写了吗?而象形文字(真要是象形就不是字而是画了,不如叫方块汉字更贴切),识读主要靠记忆,书写则完全靠练习,那一笔一划的间架结构比拼音字母的依序排列要难掌握得多。只有汉字拼音化了后才可使新生代的孩子们不必像我辈这样花大量时间练习读写汉字,只要教给他们汉语拼音,定义了区别符的含义,就能对拼音文字运用自如,从而节省大量时间用来学习更有用的知识。汉语因其具有单字组合成词的丰富表达方式而无需大量单词,加之汉语简洁灵活的语法和单音节字易于拼读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清晰易懂的音韵美,汉字在实现了拼音化之后,必将成为人类最易掌握的优秀语言。而当我们在习惯了拼音文字之后,对英法语系等拼音文字的学习也会顺眼得多。届时,对于方块汉字,有兴趣的人士仍然可以作为一种爱好去修炼,历史文化部门也可以作为一个专业去研究,但作为大众交流的工具我们只使用拼音文字,而把方块汉字连同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一并封存起来,将现有方块字文稿通过软件转换成拼音文字文稿,将文字拼音化了后的现代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予以推广。终止"汉语"这一称谓,直呼"华语"好了,因为他是全体中华民族的语言,不是汉族"一家之言"。"华语"之称不是类似于把人民币改称"华元"的雷人嘬头,而是淡化民族区分、促进民族融合、有利民族团结的必要举措。至于它的拼音文字形式那当然还是叫"中文"好了。
显然,在做到以上这些之前还得有个过渡时期,因为我们还有为数众多的已经掌握和习惯了象形文字且不懂汉语拼音又不愿在步入社会之后再去学习汉语拼音的人(尽管汉语拼音学起来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这就使得现行的方块汉字还得与拼音文字并行使用一个时期,等到这些人陆续辞世,写着拼音文字长大的新生代们自然就把汉语完全带入拼音文字时代,从而揭开"华语"的新纪元。
我们倡导汉字拼音化主要是为了把汉字改造成容易学习的文字,把中华民族的新生代和希望掌握汉语的外国人从繁琐的识记读写练习中解放出来,为汉语走向世界创造有利条件。如果说英语最初凭借着殖民统治得到推广,那么经过文字拼音化改良后的汉语必将凭借其丰富的表达、优美的音韵和简洁易学的优势而得到普及。或许,经过岁月的漫长荡涤,人类最终将只保留一种语言,那就是"华语"(或许那时该叫"地球语")!与此同时,一个职业将在地球上悄然消失,那就是翻译!这是一件惠及子孙万代乃至全人类的大好事,不能因为目前的困难而裹足不前。 至于最最最最最最最终"华语"在被推崇为"地球语"后还会不会被拥戴为"宇宙语",那就留给千万年后的子孙们去讨论,本文对此按下不表。
一大早冒出这么个想法,还得有劳各位看官将我的意见转告给官方的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鄙人在此一并拜谢了!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umpkq.cn/read-112973.html
下一篇:一个礼拜是多少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