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知识>易念错正确读音(读音也能将错就错)
发布时间:2024-01-23阅读(3)
记者报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斜”读“xié”还是“xiá”,在很多上了年龄的人看来是读“xiá”,然而近日有网友注意到,新版教材和词典上的注音是“xié”与此类似的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中“骑”的注音由“jì”改为“qí”等对于这一改变,网友纷纷质疑读音改变会破坏韵律,且不尊重传统文化,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易念错正确读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易念错正确读音
记者报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斜”读“xié”还是“xiá”,在很多上了年龄的人看来是读“xiá”,然而近日有网友注意到,新版教材和词典上的注音是“xié”。与此类似的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中“骑”的注音由“jì”改为“qí”等。对于这一改变,网友纷纷质疑读音改变会破坏韵律,且不尊重传统文化。
对于年岁较大的人来说,如果不是“旧话重提”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还真不知道众多诗词中生僻音的读音,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比之于后知后觉并征求意见已有所时日的教育部相关部门,新版教材和字典早已行动在先,率先改革并使用了新的读音标准。古诗词中的衰(cuī),斜(xiá),骑(jì),在新版教材和字典上的注音变成了衰(shuāi)、斜(xié)、骑(qí)。
如果换作过去,按时下新标准的读音去念,会被视为错误的读音而反复纠正。笔者书架中有一本较早的普通话训练教材,对于容易念错的古诗生僻音反复作出标注,就是防止读错音成为笑料。经过多年的校正和普及,原本容易读错字已获了广泛的认可,能按原读音念的人已成为绝大多数,真正念错的人反倒在少数。结果为了照顾少数人“读错的权利”,反其道而行之而“将错就错”,把原来传统的“规范读音”变成了“错误读音”,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
据主管汉字读音审定的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也考虑了多数人的意见。显而易见,这种说法难以立足。一方面,每一个古诗读音都有其特定的来源和历史渊源,不仅有韵律方面的考虑,还有意境上的追求。比如“一骑红尘妃子“中的骑字,读(jì)与读(qí)之间,在意境上的感觉完全不同,所体现出意蕴和场景也千差万别。正如有网友所称,这种改变和破坏韵律的做法,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某种意义讲,这会造成传统文化延续的隔断,使得文字读音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有消亡之虞。延续数千年人的古诗读音,因为”方便“而被顺势调整,折射着一种功利化的思维与倾向。
另一方面,这种改变已然形成了一种极坏的恶例,在网络文学、火星文字、民间俚语充斥,而公众整体语言能力与文化功底不断下滑的语境下,“国学”作为显学的传统优势正在衰减。以文字危机为表征的文化危机悄然延续,基于公共焦虑的扰乱反正,却因为政策层面的反向调整而来了临门一脚,“方便的善意”则成为一种恶举。如同繁体改成简体一样,当众多两代表和专家学者提倡尊重传统文学出发而倡导重拾繁体时,却发现固化的格局已很难扭转,付出的成本也势必高昂。
“规范读音”变“错误读音”不应太过随性。即便从程序上讲,语言文字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属公共资源和财产,实现变动也要尊循“审慎化、合理化、趋势化和民主化”的基本原则,应当开放问计问政和问策,不可关起门来闭门造车,由少数专家学者或经办人员,假以“顺应需求”的理由而随意调整。若不能保以文字读音的原真性、意境化和传承性,所谓的创性就会成随性调整的挡箭牌,继而成为一种难以把控的习惯,这比之于少数几个“读音修正”所产生的危害性,还要来得更为巨大。自然,若不能让公众看到基于后果敬畏的程序遵重,则随性调整的焦虑就会愈加强烈。
(未来网评论员 堂吉伟德)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umpkq.cn/read-113132.html
下一篇:一个礼拜是多少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