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场>第一批处决的汉奸(1951年湖北处决汉奸)
发布时间:2024-01-24阅读(4)
“枪下留人!”
1951年春节,沔阳县人民政府抓捕了一大批旧政府反革命分子,决定将这群祸害一方的罪人一举处决。
其中有一个鼎鼎有名的汉奸,他在抗日期间投靠日本政府,干尽了丧尽天良的事情。
别说是沔阳的群众早就对他咬牙切齿了,就连他的母亲也不认这个卖国贼儿子。
这个汉奸像其他犯人一样被五花大绑着拖进了刑场,可他却一声不吭,连背也挺得笔直。
正当行刑之际,省公安厅的人开着警车,扯着嗓子喊出开篇的那句枪下留人!
下达这个指令的不是别人,正是省公安厅厅长陈一新,而这名本要行刑的汉奸,最终也被陈一新从刑场上救了下来。
那么,这个汉奸究竟是什么来历,能让公安厅厅长大费周章来救他的命?
(镇压反革命)
故事还得从汉奸黄标的身世说起。
一、金华帮帮主黄标,1895年出生于洪湖市(原为沔阳县)峰口区永丰乡老沟张家台,在家中排行老幺,上面有4个兄弟。
(黄标)
他是个鼎鼎有名的“多面”人物。
在白道上,他是洪帮龙头、金华寨主,被人们称为仁义大哥;在黄道上,他是同善社坛主、玄灵宫主事;在伪政府中,他是沔阳县保安大队长、清剿队长、自警团团长。
而他藏得最深的一面,则是红军连长、沔阳苏维埃政府经委主席、新四军汉沔指挥部副指挥长。
早在1925年,一心锄强扶弱、报效祖国的黄标便趁工农红军路经洪湖时同他们一起解救劳苦大众,并于同一年冬天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但在此后的一次作战中,他不幸被国民党俘虏。经过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他始终只承认自己是一名普通战士,对于红军的其他信息只字不提。
(被俘虏的士兵)
国民党感觉他的价值并不大,便将他交给了地方保安团监押,后来经过地方士绅袁长发、余海清等人的出面说情才最终得以释放。
出狱后的黄标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这时在县警察局当局长的表亲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邀请他做警局侦察员。
没有收入来源的黄标只得答应,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寻找组织。
而在这一时期,新堤一带的流浪组织正活跃,受袁长发的引荐,黄标加入了洪帮。
(洪帮)
胆识过人、敢打敢拼的黄标在洪帮很快就有了一席之地,受到了流浪汉兄弟的拥戴更是受到了老帮主的赏识。
由于老帮主年岁已高,早就有了让贤之心,黄标便成了不二人选。
在这一天里,关帝庙张灯结彩,甚至还请来了当地的戏班子,好生热闹。
老帮主说道:“我年岁已高、力不从心。黄标兄弟大家有目共睹,是个有胆识、有担当的人。我决定将本帮帮主之位让与黄标,今后洪帮就将由他领导。”
黄标身着白虎蟒袍,腰间系着一条粗布红色彩绳,先是对着老帮主行了个大礼,而后转身,对着洪帮的兄弟们再次行礼。
周围的流浪汉们高声欢呼着,欢迎着新任帮主。
(民国帮会换届仪式)
面对着这帮兄弟,黄标说道:“感谢老帮主和兄弟们的信任,黄某必将不负大奖所期,扛起肩上的责任,但今日,黄某还有一事相求。”
听到这里,大家突然安静了下来。
黄标继续说道:“我想将帮名改为金华。”
老帮主听后感到不解,:“这名岂能随意更改?”黄标解释说:“国难当头,民不聊生。我们虽渺小,但也是这一带有头有脸的帮派,拯救国家万民也是我们应当担负起的责任。我希望从名字开始,改名‘金华’,振兴中华!”
不知是谁率先喊出了“好”,兄弟们纷纷表示了赞同,老帮主也在一旁向黄标点了点头。
就这样,黄标成了号令一方的流浪大哥、金华寨主,在江湖上为人所津津乐道。
(民国时期民间组织)
193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标重新联系上了党组织并恢复了他和组织的关系。
次年,组织要求他利用金华寨主的身份结下峰口大桥头王草兴茶馆,将其设为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
接到这个任务后,黄标利用组织所提供的经费成功办起了馨香茶楼,一边做生意,一边为我党提供重要情报。
两年后,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卢沟桥事变)
日本带着比旧中国更为先进的武器肆意地践踏着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仅一年的时间,武汉便失守了。
日军随后攻入沔阳,让这里的群众们陷入了水深火热。
二、是汉奸更是红军“以华制华”是日本侵华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个基本方针,并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加强。
当时日伪沔南县的县长便是日军拉拢过去的清末秀才黄筱圃。身为沔阳人,他自然听说过金华帮帮主黄标的名字,也深知此人能力非凡,因此向日军力荐此人。
(侵华日军)
日军轻而易举地打听到了黄标的所在之处,并派人亲自到茶楼拉拢他为日本做事。
“你是看到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兵力的,不出几年,整个中国都会成为我们的战利品。我们正式向你发出邀请,到时候你会拥有你现在所不敢想象的权力和财富。”日本人向黄标说道。
可对黄标来说,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卖自己的祖国的,面对日本人的邀请他自然不愿意答应。
可他也没有急着表示拒绝,而是和日本方面说道:“我现在只是一个丐帮的帮主,如果真的加入到战争中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我希望你能给我几日的时间考虑,到时候我再给你答复。”
日本方面答应了他的要求,但转头黄标便将日本人拉拢自己的情况报告给了党组织。
中共天汉地委得知这一情况后,开会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潜入敌人的心脏获取更多的地方情报。
于是就在春节前夕,书记顾大椿、民运部长陈秀山、敌工部长谭扶平以及汉沔指挥部政委李蔺天等人亲自来到了馨香茶楼,给黄标做这个思想工作。
顾大椿说:“抗日战争艰苦卓绝,我们既需要正面与敌军拼命战斗,也需要侧面的游击。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深入敌人内部,从敌人心脏给敌人致命一击。”
说到这里,聪明的黄标已经大致了解了组织的意思。
顾大椿继续说道:“你熟悉沔阳的情况,也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而日军也注意到了你想要拉拢你。组织希望你能够顺着日军的意思,以谍将的身份加入他们,为我党的工作保驾护航。”
虽说为了国家,即使是豁出自己的性命黄标也是在所不辞的,但当卧底毕竟是不一样的。
黄标还是向组织表示了自己的顾虑:“为组织工作我连命都可以不要,可这关乎个人声誉,我是要背负一辈子的骂名的呀。更何况日后,我在群众看来只是一个卖国贼,又有谁能为我正名呢?”陈秀山这时接过了话:“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可是现在这个位置只有你最合适。至于你的真实身份,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你证明,组织会负责到底的。”这一席话,或许不能够完全打消黄标的顾虑,但也算是给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就这样,黄标接受了日方的邀请,成为了红军的“谍将”以及人民群众眼中的“汉奸”。
汉奸身份使他背负了诸多骂名,可他对此却不能做任何解释,最终,以至于连她的母亲都对有这样一个儿子愤恨不已。
自从黄标投靠了日本政府,老母亲便对他的妻子说:“我们家门不幸,出了这么一个卖国贼。我不认这个儿子了,你的话也不要再委屈自己跟着他了。”
刚刚加入日军的黄标起初并不是完全受到日方信任的。
1940年的一个秋夜,洪湖县府大摆宴席。
这是雷筱圃为首次出任自警团团长的黄标所设的酒宴,来自各地方的名流以及他们的眷属们均正装出席。
宪兵大队长陈桂章的出现突然打破了宴席上的热闹场景。
只见他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新四军战士,向日军司令长金崛邀功,黄标定睛一个,这个被打得浑身是血的人,就是曾经与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余清。
事实上,这个环节是金崛设计出来考验黄标忠心程度的戏码,聪明的黄标自然也心知肚明。
金崛向黄标说道:“这是为你荣任团长送来的贺礼,你收下吧。”
黄标故作镇定地向金崛微笑点头,然后转身吼道:“熊心豹子胆!竟敢在我的宴席上胡作非为!先把他押下去,不要影响大家喝酒作乐,等宴席结束后我再去扒了他的皮!”
他这样做,不仅赢得了日方的信任,更为自己拯救昔日战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等客人离去以后,黄标左思右想,最终决定“以桃代李”。
第二天一早,当着日军的面,自警团官兵从团部中押出一名被打得血肉模糊的新四军俘虏,他的一脸的乌血,五官也被打得难以辨认,舌头被割去,生生往地上滴着鲜血。
他被五花大绑着推到了刑场,随着一声枪响,倒在了众目睽睽之中。
金崛对黄标的表现十分满意,对他的信任也增加了几分。
可事实上,这是黄标从监狱中拉出来的一个死囚犯,真正的新四军战士余清已经被他偷偷释放了。
身在敌人内部的黄标所面临的考验远不止这些。
一日,部下向黄标报告:“陈桂章抓来30多名良家妇女,准备献给日本人当慰安妇。”
黄标听后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这些妇女所面临的就是百般羞辱后被杀害,他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同胞受到这样的苦难呢?
就在此时,陈桂章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团长,我抓来了几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正好犒劳犒劳我们的大日本帝国皇军!”
黄标听后有意地问道:“陈队长,这些妇女是从哪个庄里来的?”
陈桂章想了想后回答说:“都是陈庄抓来的。”
黄标故作愤怒:“大胆!陈队长不知陈庄正在蔓延传染病吗?”
另一头“欢迎圣战将士凯旋归来”的横幅高高挂在县城的大酒楼门前,这是金崛设宴庆祝日军刚打赢的一场胜仗。
几杯酒下肚,日军们通通原形毕露,一个个都搂起酒楼里的女子调戏了起来。
连金崛自己也忍不住搂住了一个名媛的腰,想要和她喝一杯。
这时陈桂章来到了黄标身边,报告说:“团座,那些妇女的身体检查已经做完了,除了6名正常人外,其余都患有流感。”
(幸存的慰安妇)
不知情的金崛诧异地看向黄标,黄标因此解释道:“陈队长从乡里抓来妇女准备慰劳皇军,我先命他对这些妇女进行身体检查。”
金崛回复道:“我们大日本帝国需要实行怀柔政策,那6名未染病的妇女就先放掉,其余的再听发落。”
翌日,金崛命令黄标将剩下那些染病的妇女一把火烧死以杜绝病毒在军营内传染。
而黄标却拒绝了金崛的安排:“这种方式太残忍了,只会招了中国人的仇视。这样的话,我们为皇军派梁的派夫都上哪去找呢?”
金崛听后若有所思:“那你讲讲,怎么办好?”
黄标斩钉截铁:“我们中国人向来对传染病采取隔离措施,请司令尊重乡土民风。”
“行,听取你的意见,让她们离军营远远的。”金崛说道。
有了金崛这句话,黄标来到了民房,将这些被抓来的妇女放回了家。
黄标也常常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我党提供支援。
当时洪湖地区已经被日寇占领,李先念同志因此领导着6万多人的新四军在此处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黄标则充分利用自己在日军中的身份以及手中所掌握的名义,以为日军购买军训物品为由,四处采购枪支弹药、医疗用品以及粮食等,通过船队偷偷将这些急需物资转交到新四军的手中。
黄标的船队每一次出航都是打着日本军队的名号,因此经过洪湖地区的沿途关卡都会异常顺利。但每一次一抵达洪湖地区,都会伪装成被新四军打劫或是被游击队抢掠。
每次回到金崛的面前,黄标又会表现出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来打消他的疑虑,可次数多了金崛总归不放心让黄标再开船,因此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其他手下负责。
三、去除一切身份他只是共产党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此结束了长达8年之久的战争。
与此同时,国民党却在忙着派兵遣将独吞胜利的果实。黄标接收到组织的指令,开始着手率部起义。
而另一支顽军头目吕正刚却派人将黄标的儿子绑去作为人质,以此来动摇他起义的决心。
黄标强忍着愤恨与悲伤,给吕正刚写去了一封信,大意为:
你绑架我的儿子,是卑劣的手段,也是徒劳的。共产党坚持八年抗战,而国民党却一度采取不抵抗策略,哪一个党派更为人民着想一目了然。你今日不明是非、不张大义,将来必会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看了黄标这封信,吕正刚意识到若是追随国民党只会前途渺茫、凶多吉少,不如顺应民心,投奔共产党。
于是他最终放了黄标的儿子,和黄标统一思想,共同确定了起义的方案。
次月,黄标率领着600多名部下和20多条船只,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军区司令员李人林对黄标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任命黄标为襄南军分区汉沔指挥部副指挥长。
汉沔政务委员会主席陈秀山激动地说:“黄标不是汉奸,他是共产党员,他战斗在敌人的心脏,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不久之后,蒋介石围剿新五师时黄标由于身负重伤脱离了部队。
与组织失去联系的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担任了武汉市公安局政保处情报站站长,可他的党籍却一直没有来得及恢复。
1951年,黄标突然被沔阳县公安人员带回。
原来县政府为了镇压反革命,决定将旧政府下的反革命人员一举正法。由于黄标的真正身份一直不为群众所知,作为汉奸的他自然首当其冲。
好在正式枪决之前,湖北省公安厅厅长以需要黄标破案为由将他从枪口下救回。
可由于无法能够为黄标证明身份的人都已不在,他还是被以“汉奸”的罪名判处了10年的刑期。
两年后,黄标因病死于武昌监狱,一代传奇的谍将,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1979年9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复查撤销原判,宣告黄标无罪。
四、小结黄标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他当过金华帮帮主、当过日军团长、也当过新四军的连长。可不论他是什么身份,或是身处何处,他始终知道,自己最真实的身份是一名共产党员,因此他始终冒着危险服务于党和人民。
他受到了亲人的不解、群众的谩骂,甚至差点因此命丧刑场,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去做了这个卧底。
残酷的战争中,其实有不少黄标这样的军人。
黄标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也让世人记住了他。但还有更多人,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解释,就死在了战场中。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和平盛世。
可那个年代距今也不过百年,现在的我们也不过是和战争擦肩而过……
我们能做的,只有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参考文献:黄中汉,沈建文.抗战谍将黄标的传奇经历[J].湖北文史,2015:220.
黄汉生.传奇人物黄标抗日史实[J].湖北文史资料,1995:117-126.
萨苏.卢沟桥事变真相追溯[J].大江南北
于耀洲,邢丽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以华制华"方针的强化[J].学习与探索,2005:124-126.
郭佳男.试论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转折中的作用[J].山西青年,2019:107-108.
编辑:糖糖
责编:林画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umpkq.cn/read-218276.html
下一篇:花呗额度怎么分享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