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4阅读(2)
关于裸辞,我有一个建议不知该不该说……
有天晚上我刷微博,突然刷到一条热搜:#周深 裸辞某个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
不夸张地说,我看到这句话的瞬间就泪目了。
让我热泪滚滚的原因是,我也曾经是个裸辞er。那时我以跟全世界为敌的姿态坚决走上了裸辞之路,受到的质疑和责备直到今天也没完全消失。带着委屈和无奈走过这七年,我终于看到一句话能够准确表达当年的绝望感受。
周深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谈到了自己当年放弃炙手可热的医学院转到音乐学院的经历,并说:裸辞,某个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如果我再继续这样下去,我觉得我整个人可能会坏掉。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却是在潜意识里给裸辞的人贴标签:天真、草率、缺乏责任心….
但很少有人能意识到,产生裸辞念头的人,其实每一分钟都在为到底要不要裸辞煎熬。
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多,但我还是认为裸辞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因为这个世界,能拯救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
这世界从来没有感同身受2013年,我从第一份工作——银行,裸辞了。
这场裸辞风波堪称家族年度大戏,前前后后父母发动了不下30人跟我谈话。
2011年大学毕业,我稀里糊涂的进了银行工作。说稀里糊涂,是因为我念的财经院校,同学中85%都进了银行,我是跟风的。
跟风的结果是,自2011年7月入职到当年11月,短短4个月,我就对这份工作的忍耐达到了极限。
我讨厌这份工作琐碎又无趣,强度又大。每天都是机械重复劳动、挨客户骂和无休止的加班。做这工作让我戾气很重,身体和情绪双双被严重透支。
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正值年末,支行要求我们新员工加班之外自抽时间排练3个新年晚会节目。1个代表支行,1个代表网点,1个代表新员工。
工作已经让人濒临崩溃,现在还要表演节目逗个乐?社畜真的不想奉陪了。
但这些问题在旁人看来,无非就是工作内容无趣,还要额外做一堆无意义的事情嘛?
“但工作,不都是这样吗?”
是的,这句话,后来成为了父母、亲戚、领导劝解和开导我的金句,到现在我听到都发怵。
而这正是裸辞最大的障碍之一:外界阻力。
一般来说,他们反对的原因有4个:
现在的工作挺好的,换掉可惜了;这么多人都能忍,为什么就你忍不了?3.”条条蛇都咬人”,换一份也差不多。4.裸辞了之后,找不到下一个怎么办?
我觉得这些理由,看上去都挺有道理的。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人还有余力可以支撑一下,他还没有到非辞职不可的地步”的情况下。
但问题恰恰是,如果没到非辞职不可的地步,谁会想去铤而走险呢?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之所以迫不得已走上裸辞之路,还不都是因为:裸辞之后陷入被动的痛苦远不及我此刻继续在本岗位上煎熬的痛苦吗?
这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啊,也就是周深说的,有时候裸辞其实是在解救自己。
尤其是“别人都能忍受,你为什么就不能忍受”这个伪命题。
我记得那时候我每天起床就坐床上发愣。我妈催我上班,我就朝她吼:“我想到上班就想吐。”到了单位,我宁愿站在路边吹冷风也绝不提前半分钟进入办公区域。
这种痛苦,如果你不是我,就是没法感同身受。因为要想完全理解一个人,是涉及更换思维体系的大工程。而你装作很理解我,实际上却不以为然的样子,更加戳痛我。
所以我想替所有准备裸辞的可怜人说一句:
我想裸辞,说明我已经崩溃到一个极限了,求你们千万别再来添堵了。
没有能和不能,只有想和不想
但接下来的部分,我还是想重点说说如何克服裸辞要面对的最大的障碍之二:自我怀疑。
毕竟,最终要对生活负责的是自己,裸辞的后果都是自己扛。而当所有人都劝你别裸辞的时候,你难免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错误的决定。
从我的亲身经历来讲,要走出这一步,至少要做好三个准备:
1.在产生裸辞念头,到真正裸辞之间,留出6个月到1年的时间,坚持与崩溃和痛苦的感觉共处。2.或许你对未来要做什么还没有很明确的规划(毕竟规划清楚了那就不叫裸辞了),但是你对“自己今后一定能够做成点什么”抱持千分之千的笃定,有心气儿;3.自己选的路,跪着都要走完。如果辞职后的生活还不如现在,要愿赌服输。
以上3点建议,更多的是心理建设,因为对于想裸辞的人来说,最难的恰恰是“裸辞”本身。
至于“裸辞后下一步打算是什么?我有没有能力维持生存?我要如何安排裸辞后的每一天作息”这类问题,恐怕准裸辞er们早就在心底问过自己千万次,有没有答案都是那么回事了。
每一个裸辞er,真不是你想的那么轻率和冲动。
而且说真的,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对新工作的构想,绝大部分都最终被证明是幻想。真正走成什么样,还是需要你先调整好精神状态,走出这一步再说。
首先,不要仓促地做决定,立即裸辞。
这一点是最难做到的,因为反人性:你要说服自己在产生裸辞念头后,与崩溃和痛苦继续相处一段时间。
可是谁都是因为痛苦到不能忍受才想辞职的呀!所以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一个字,熬。
强迫自己缓一缓,再做决定。6个月到1年比较合适,短了不见效,长了是折磨。
利用这段时间,倾听内心的声音,把能努力的尝试都挨个尝试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是,制定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降低后悔的概率。
比如我从酝酿到真正裸辞成功花了1年的时间。这个期间我换了2次岗,做最后的尝试,结果是反复经历从缓解到再次崩溃的过程。最终我确定这份工作的确让我难受不已,没有任何生存空间,于是还是辞了。
因为做出过所有努力,我用1年痛苦换来了“永不为放弃别人眼中的好工作后悔”的安心。
其次,裸辞是需要点盲目自信的。假如你暂时没想好接下来想做什么都没关系,这很正常。
但你要问问自己,是不是坚信以后一定能做出点什么?
暂时不知道该做什么不重要,但你要确信自己一定会找到,而且志在必得。
如果你既没有想好做什么,又没有这个信念,那我真的劝你三思。
因为,动机不够强烈,很难支撑你走到胜利终点。
我在2013年辞职之后,花了1年多时间,才真正找到下一份比较心仪的工作。说实话,这个期间心态是很容易崩的。首先,刚毕业不久,没有什么存款,衣食住行全靠父母养着,而且是不支持你辞职的父母,这是压力之一;其次,身边的朋友都在为各自的前途奋勇向前走在一条明确的轨道上,只有你像个无头苍蝇乱撞,这是压力之二;最后,时间每拖长一个月,你的状态都会改变一些,你会不断怀疑自己离理想的状态越来越远,这是压力之三。
而那些日子,唯一支撑我熬过去的,就是我一定能干出点什么的信念,就是不管现实如何捶打我,我就是觉得我一定能干成事的蜜汁自信。不然“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面试,最后以0.01分之差落榜”这样的倒霉故事,你要怎么说服自己接受并马不停蹄的再战呢?
人这一生说到底都是靠一口气活着。有这个根气在,才能等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刻。
最后,还要有愿赌服输的大气。裸辞的压力当然是巨大的,但所有压力基本上都可以用三个字化解:我认了。
就像买股票,看上一只别人不看好的股票,思来想去你终究无法完全预测它的业绩和未来走势,唯一可以让你坚定奉上筹码的只四个字:盈亏自负。
我输得起,我就敢上场。我上场了,就战斗到最后一刻。我觉得我赢面很大,而且即便我输了,谁又敢说我的人生是失败的?
其实写这篇文章,绝对没有煽动大家裸辞的意思,我也像周深一样担心造成误导。
但我真的很心疼7年前的自己。所以如果你像我当时一样,早已翻来覆去考虑得挺明白了,但一边被工作折磨得不成人形,一边又被他人意见和内心魔鬼束缚住不敢自我解脱,真的大可不必。
裸辞并不可怕,那只不过是你在成长过程中感觉受伤时,必须给自己的一个大大的拥抱。
把身体和情绪修复好了,才能轻松前行啊!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umpkq.cn/read-219096.html
下一篇:花呗额度怎么分享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备19000289号-5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