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吃货北京炸酱面(微电影烤鸭爆肚)
发布时间:2023-12-17阅读(10)
<span class="answer">导读</span>作品名称:《道味中国》获奖情况:一等奖作品主创:崔恩肇、安路希、张俊、刘雅彬、刘洋所属高校:中国传媒大学乌韦,来自德国,70年代来到中国,在北京生活了近50....<p><img alt="暴走吃货北京炸酱面(微电影烤鸭爆肚)(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TAsjL5qCFcSM5L.jpg"/></p><p><strong>作品名称:《道味中国》</strong></p><p><strong>获奖情况:一等奖</strong></p><p><strong>作品主创:崔恩肇、安路希、张俊、刘雅彬、刘洋</strong></p><p><strong>所属高校:中国传媒大学</strong></p><p><img alt="暴走吃货北京炸酱面(微电影烤鸭爆肚)(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TBdiCpp1DFOQAr.jpg"/></p><p>乌韦,来自德国,70年代来到中国,在北京生活了近50年。作为一名摄影师,他用临别时好友赠送的一台老式相机,记录着城市岁月。</p><p><img alt="暴走吃货北京炸酱面(微电影烤鸭爆肚)(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TBdiCr443utuLj.jpg"/></p><p>冰糖葫芦的叫卖声、熙熙囔囔的人群、越发繁忙的马路……镜头下的北京时刻发生着变化,但好像总也有些事物不会改变。因为疫情,原本要和故友相聚的乌韦只能通过信件表达,“我喜欢在金秋的北京,坐在四合院里一边吃烤鸭一边喝红酒……红酒的味道因为年份不同而变化,而烤鸭的味道却一如既往”,乌韦希望疫情退散后,能和好友早日相聚北京,一起感受这些变与不变中的记忆味道。</p><p><img alt="暴走吃货北京炸酱面(微电影烤鸭爆肚)(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TBdiCrt5B8SAhe.jpg"/></p><p>来自乌克兰的留学生李遐,最喜欢的美食是老北京炸酱面。被揉搓的面团,被拉扯的面条,之于李遐,就像一支她深爱的中国传统舞蹈。身着青衣,挥舞水袖,旋转跳跃,美食的味道好像可以用肢体触碰到,但不论美食还是民族舞,这个古老国度对于李遐对总是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p><p><img alt="暴走吃货北京炸酱面(微电影烤鸭爆肚)(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TBdiCsXGrrudvi.jpg"/></p><p><img alt="暴走吃货北京炸酱面(微电影烤鸭爆肚)(6)"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TBdiDi4EhYn5Yf.jpg"/></p><p>安路西是一位来自阿拉伯的嘻哈歌手,因为疫情滞留北京,鲜鱼口的美食成为他熟悉的北京味道。“爆肚香,爆肚脆,爆肚爆肚来一份”店员的叫卖声配上安路西的bbox,竟然也成为这位外国小伙对北京美食的打开方式。“在中国的厨房里,节奏和韵律的结合,每一道美食都是一首歌”,安路西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边行走边创作,他用说唱诠释着他对北京的理解。</p><p><img alt="暴走吃货北京炸酱面(微电影烤鸭爆肚)(7)"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TBdiDin5n5Vc39.jpg"/></p><p>《道味中国》是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电影作品征集一等奖获奖作品。主创团队的同学来自中国、韩国和也门,他们将镜头对准三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外国人,以美食为切口,记录着疫情下他们在北京细碎的生活日常,通过“看见味道、触摸味道、听见味道”诠释着他们的观察和理解。</p><p><img alt="暴走吃货北京炸酱面(微电影烤鸭爆肚)(8)"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TBdiDjQ1h11a3e.jpg"/></p><p>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主办,文汇报社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电影作品征集”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全国高校和青年学子的积极响应,反响热烈,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773所高校投稿作品3264件,经评选,最终108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并获奖。</p><p>微电影:崔恩肇、安路希、张俊、刘雅彬、刘洋</p><p>文/编辑:郝新莉</p><span class="copyright">免责声明:</span>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http://www.umpkq.cn/read-4420.html